La Salle Study Centre Changjia 
18 July 2013

     

  Home

 

记广东好人廖乐年--大爱无声

 
时间:2013-07-18      来源:广东省文明办

  廖乐年  2012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  助人为乐

  作者:姚中才

  廖乐年出生在马来西亚,在欧洲接受高等教育。在马来西亚,他是一个受人尊重的教师。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到后来他成为一所有规模的中学的校长,他可谓桃李满天下。然而,就因为一次的机缘巧合,完全改变了他的人生。

  一切起缘于他的那次回乡之行。

  虽然生活在马来西亚,但是,他总是无法把自己当做马来西亚人。在那里出生,可是骨子里那种血脉相联的根在哪里?他一直在寻找。

  1996年,他回了一趟梅州。回了一趟大埔。

  那时,他并没有从心里认定这里是自己的根。他没找到让他信服的证据。他匆匆地在大埔,并且到长教的百江转了一圈。他没有惊动什么人。其实他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惊动,祖父辈就已经远走他乡,他在这里已经找不到任何熟识的人。

  他这时甚至不会说中文。找到百江来缘于母亲每年过年时念叨并要他熟背的一句咒语般的话。他把这句话说给梅州人听,梅州人告诉他,这是客家话。用普通话说就是:广东大埔长教百江德兴堂。

  这是一个地名呵!

  会不会是母亲用这种方式告诉自己的孩子记住自己的根?

  这里是百江,群山之中的百江。虽然这里离县城并不远。然而大埔这块多山的地方还是让百江显得落后而闭塞。

  大埔多山。大埔的山地,如同沧桑的老者,道道曲折而幽深的沟壑,如同老者额头的皱纹,将山地分割成道道屏障,深邃而厚重;在屏障的深处,栖居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群。年轻的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来的是老人妇女孩子。

  他们在山里驮着岁月,朝前行走。他们衣着朴素,似乎与外面的世界脱节……

  这传说中的故乡,在廖乐年心里激起了涟漪。而这涟漪的回响,还是后来几年之后,他把自己真真融进这片故土之中。

  1999年,廖乐年退休了。他是一个闲 不住的人。退休了,可他并没有想到休。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一个国际教育组织里从事义务教育,每到假期时,就外出义教一段时间。在非洲义教的经历一直让他念 念不忘。在美国时,一个朋友听他说又想到非洲义教了,就问他:你是中国人,为什么不回中国?中国也有许多地方需要有人去义教。廖乐年觉得心里的一根弦被拨 动了。

  那个遥远的故土一下子出现在他的眼前。

  那片大山,那片好像与时代隔离的地方的确需要教育。自己的英文这么好,去教那里孩子英文,让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向世界!他想到这里,顿时激动起来。

  廖乐年面临的问题是自己完全不懂中文。 他决定从头开始学起。祖辈都在中国生活,他的骨子里,他的基因里一定有着中文的成份。他相信他一定能学好中文。2001年,廖乐年飞赴香港学习普通话。这 一年,廖乐年55岁,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为了自己的家乡重新开始学习一门自己之前完全不懂的语言。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呵。他一丝不苟地去学,学起中文 来居然是飞一样快的速度。3个月后,就可以讲中文了。沟通没有问题了。他想到给母亲打一个电话,这时他用中文来跟母亲讲话了。饱经沧桑的老人,像孩子一样 高兴。

  他的中文说得还不流畅。但就是这样,已经让病中的母亲喜出望外了。他在电话中告诉母亲,他要到母亲念念不忘的那个地方去义教。他明显感到电话那端母亲的高兴。

  得知这个消息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廖乐年心里感到安慰的是,他告诉了母亲要到母亲一辈子牵挂着的地方来义教的消息。他觉得,他的故土之行是母亲让他来的。冥冥中,母亲已经为他指明了前路。

  2001年9月,廖乐年回到了百江。这个山边的自然村。这个他祖辈生活的地方。

  对于廖乐年来说,一种全新的生活将从此展开。而对百江村而言,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也从此开始。

  

  山村洋癫鬼

  

  摩托车在弯曲的乡间小路上颠簸,他在飞扬的尘土中一阵颠簸,就来到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子。这个村子有的人盖起了新楼房,而更多的人则住旧泥房。村长对他说道:“改革开放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大多数家庭还没有富起来,有一部分还很贫穷。”

  两间破旧低矮的泥房被斜阳拉出一幅残缺衰败的景象,从看到这幅画面起,廖乐年的心里就一直酸酸的,他想笑却分明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是他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呵。

  破旧而年久失修的老屋。好像是童年时代梦中出现过的场景。

  他不走了。他要在这里留下来。免费为这里的孩子教英语。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个不起眼的小村,注视廖乐年,盯住他为了这个只是在母亲的念叨里出现的故土而作出的决定时,相信谁的心里都不会平静。

  所面临的一切对他来说充满了巨大的挑战。难道他不知道留下来意味着什么吗?寂寞、空虚、孤独,教学上、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所有这些难道他不知道吗?他怎么能不知道呢,既然决意留下来,他就是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了。他知道这个决定的意义。

  村子住户分散,廖乐年在那条长长的乡间土路上,骑着自行车颠簸。几个教学点之间,每次骑行一个来回,都会让他汗流浃背。时间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刻着清晰的年轮,他心中装着那一片沃土,守望着那一簇簇待放的蓓蕾。

  日子往往总是会不尽人意,总会有突如其来的变数让生活变得坎坷,但往往就是在这种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魄力。

  那时人们并不相信廖乐年真的能教好英 语,你从人家不知道的地方来,不能你说什么人家就信什么呀。甚至有人怀疑他是间谍。留在这里免费教英语本来就是有点不可思议的举动。有的人并不配合,还会 给他的自行车把气放掉。这给廖乐年的正常工作增加了许多的困难。但这些并没有让廖乐年有丝毫的动摇。

  ?? 乡间的土路上这个骑自行车的老人成了一道风景,后来这辆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骑车人怀里揣着炽热,揣着爱心,揣着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的信念,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奔走。

  ??   廖乐年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向孩子们展开了广阔的世界,亚洲的丛林,非洲的战鼓,澳洲的羊群,美洲的飓风,他把博大的世界填满那间小小的教室。

  但不解和非议还是伴着廖乐年,有人实在想不出廖乐年留在这里的理由。退休了,该享受人生了,在国外轻松又体面,每个月的退休工资还不低,放着这么舒适的日子不过,非要在这里吃苦,很多人开始议论:他这是为什么呢?不会是有些癫吧……

  癫就癫吧,廖乐年没有太在意人们不理解的议论。他甚至暗地里接受了有人给他的“癫鬼”的封号。

  廖乐年虽然对山区教学条件的艰苦有心理准备,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发现,周围留守儿童很多,学生们的心 理问题不少,有成绩不好缺乏自信的,有家里贫穷而感到自卑的,还有因家庭残缺而需要关爱的……他们脸上没有笑容,甚至连走路都显得小心翼翼。当其他孩子在 玩耍时,他们却倚在墙角,或在树下踯躅,就像一只只受伤的小麋鹿,在草地上迷失方向而怯生徘徊。

  廖乐年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心揪得紧紧地:我不仅要担当知识的教授者,同时还要去充当他们的心理辅导老师。孩子们需要帮助的太多,山里需要援助改变的也很多。

  廖乐年以前做过义教工作,是一个老牌的教育工作者。他觉得只要对孩子们充满爱心,就能做好这份工作。

  老师的责任是什么?是传授知识,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而作为廖乐年,他还要向学生展示慈父的情怀。学习上多费点心血,生活上多加点关照。孩子们用英文叫他父亲,那些发自内心的情感让人感到廖乐年的爱没有白付出。

  “以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了,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关注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相信他们的爱心一定会被山里的孩子像传递火种一样永远传递下去”,廖乐年时常发出这样的呼吁。

  深山里的孩子,该不该走出大山?有人认为,山里的孩子也许喜欢山里生活,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可能不想走出大山,也许只想和祖辈一样,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座大山。

  ????????但是,必须告诉孩子,山外的另一个世界。尽管不能替他们作选择,至少应该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摆脱狭小封闭的世界,人生才会过得有意义。

  ?    这里的生活条件不好,但是有的孩子非常聪明,也很爱学习,有的早上赶很远的路来上课,一点都不喊苦。城市里的孩子,每天有营养早餐可以吃,但在这里,孩子们为了上学,可能连早饭都顾不上,晚上回到家,还要帮父母作农活。?

  ????????如果不走出大山,孩子们的命运,通常就是辍学种地,结婚、打工养家。廖乐年虽然一下子改变不了这里的生活环境,但他一点一点地努力,尽可能地给予些实质的帮助,他为孩子们带来了梦想。

  他给了山里的孩子希望。以前,他们没想过要走出大山,因为山外的世界,和他们没有任何关连。如今,廖老师为他们带来了外面的生活,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憧憬。这憧憬,会像春天的种子,在他们心中开出梦想的花朵。

  

  改变从心开始

  

  春风。阳光。绿树,祠堂。红红的三角梅,依墙而笑;硕大的山茶,沐春嬉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小村里一片美丽。中午下课的时候,三三两两的孩子,在墙边用英语对话游戏,给这个小村带来了灵动。

  ?一个哲人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必须要遵循理性与情感、物质与精神、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近现代以来,无数有识之士和大教育家们都对此不断发出过呼吁。他们说:“教育应该兼具科学和精神两方面的力量。”“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 

  ???  ?廖乐年对此怀有深深的共识。在他眼里,对学生来讲,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人文熏陶必不可少,人文的核心是关乎情感中的爱,只有爱,才能使教育更完整。 

  ????  一个从事语言教学的人,同 时拥有深切的人文情怀。廖乐年自幼便热爱读书,尤其是哲学类的书。廖乐年苦心孤诣,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心理,亲自编撰了一条条不同的英语格言和佳句。 他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妙,也要让他们感受到人和人心灵之切近。 

  上课时教学生如何做人。通过做人取得学 习的方法。通过他的教学方式与思维方式影响学生怎样做人。最常说的是要诚信于人。他相当关心学生的生活与习惯。尽量地帮他们排难解忧。通过自己的耐心去影 响学生,教学生如何做人。他的事迹传扬出去之后,他的学生大幅增长。收学生他要亲自面试。考察这些孩子是自愿学的还是父母要来的。自愿来的,学得比较快。 家长让学生来的,会学得慢一点。

  现在已经上高中的罗熙就是小学五年级开 始跟着廖老师学英语的。现在的小孩,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养成了什么家务也不会干的习惯。罗熙在廖老师的影响下,变得非常勤快,在英语班开班的时候,忙上忙 下,给同学们煮饭。帮老师张罗着点名。罗熙由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变得爱跟人沟通,回到家里能自己做饭,生活自理能力变得非常强。她父亲看到自己孩子飞速的 变化,感觉非常吃惊。

  一个好的老师原来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

  于是,罗熙的父亲也成了这里的热心人。有事就过来帮忙。他觉得廖老师帮了大家,大家也应该做点事。是廖老师以他的行动影响了周围。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村子的人,村子里的风气大变。

  廖惠茹一直记得自己怯生生地来看这位洋 老师的情景。2002年,廖惠茹还在县城上初一,听说有个洋老师在长教村免费教英语,非常喜欢英语的廖惠茹便和姐姐一起骑自行车到长教村看个究竟。那时, 上课的学生还不多,廖老师正站在学生中间,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戴着一副老花镜,一边和学生讲课一边手舞足蹈,感觉特别可爱。来上课的大多是本村的,看着 他们有个满口English的老师给他们上课,也让廖惠茹特别向往。很快廖惠茹和姐姐便加入了“洋老师”的免费英语班,每个周末和寒暑假紧跟廖老师一起学 英语。

  廖惠茹发现,刚开始,很多学生是被家长 揪过来的,可是不到几天,这些被揪来的学生很快就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因为,廖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特别。廖老师的英文课基本是在讲故事、玩游戏,说到起劲处, 玩到忘情时,更是兴奋得像小孩,他就是这样让学生们在玩乐中轻轻松松接受学习。

  高三毕业后,廖惠茹没能考上理想的大 学。感到非常失落,感到前途一片迷惘。那时,廖惠茹突然想起了廖老师,找到了他,没想到,那次见面,竟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看到廖惠茹沮丧的脸,廖老 师并没有说过多安慰的话,只是拉住廖惠茹的手说:“孩子,虽然不能进理想的大学,但你还可以进‘长教大学’呀!来我这学英语吧,三年后,别人大学毕业了, 你也一样是‘长教大学’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有特长,不怕没工作。”就这样,廖惠茹住进了翠轩公祠,成为廖老师第一位弟子,也成了廖老师的全职助手。

  上午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间,为了让孩子 们在黄金时间内上英语课,廖乐年从7时30分到11时30分,上长达4个小时的课,学习内容从易到难分4个班次。年近7旬,经常一站就一个上午。有一次, 廖老师突然感冒发烧,廖惠茹劝他休息,他却说,休息一个上午,就得耽搁好几百学生的课,做事要“有头有尾”。他嗓音嘶哑,身体打颤,仍强忍着病痛,坚持上 完课。

  翠轩公祠,只要你想学,你就可以来。但是既然来了,就必须认真学、用心学。翠轩公祠不仅成了教室,还成了学生们的宿舍。最热闹时,每顿饭就要6、7台,廖乐年专门请了厨师,为学生们烹制可口饭菜。

  廖乐年对孩子们说:“农村出来的孩子如果不读书,如何能比得过别人呢?”

  “有一句客家话叫‘有来有去’,改一下是‘有去有来’。‘去’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我帮你,你帮我,世界更美好!”

  这是廖乐年最喜欢的一句话。

  10年来,廖乐年教过的学生超过5000人。他们不管是上中学、大学,大多数英语成绩在班里都顶呱呱。2011年9月,廖惠茹到县城开了一英语补习班,目前有20多个学生。她参加雅思考试,得了6分,可以申请国外本科了。事实上她从未上过大学。

  村民们最骄傲的是,10年前很难出一个大学生的小山村,如今在读的大学生就有12人,有的还在名牌大学就读。

  廖乐年有一位叫雪凤的学生,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后来到英国攻读博士。村里一个男孩原来在深圳上学,英语只考20多分。爷爷听说村里来了个洋教师,便让孙子回乡上学。最后他考上天津的一所大学,一入校就在摸底考试中拿了第一名。

  多年来,廖乐年想尽办法帮助了20多名 学生圆了“大学梦”。不仅如此,他的资助标准也随着物价飞涨而增加,刚开始每人每年3千元,后来增加到5千元。目前,全村仍有12名学生接受他的帮助。除 本村外,刘雁妮同学是唯一的“外乡人”,她来自高陂镇,前几年,经一位长教的熟人介绍到廖老师家学习英语。当廖老师了解到她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后,毅然 打破了自己定下来的“做好事不出村”惯例,资助雁妮同学上高中。

  2011年,雁妮同学不负廖老师期望,以优秀成绩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现在作为廖乐年助手的廖文敏是本村人,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来跟廖老师学英语。近水楼台先得月,住得近,就可以多学。三年级还完全没有上过任何英语课。从一张白纸开始也许是最好的状态。那时 就跟着读,不一定要懂它的意思。这样下来,上学后,廖文敏的英语成绩一直非常棒。

  后来,廖文敏上了中专。在学校学的是商 务英语。2012年9月,从中专学校毕业,去了一个进出口公司,觉得自己口语不够好。只上了一个月班,就回来跟廖老师学。她也要像廖惠茹一样上“长教大 学”,她也做上了全职助手。也成了这个长教大学的教师。她周末就教本村的学生。晚上就教妈妈班的学生。也去小学里上英语课。

  廖老师的弟子,人家信得过!

  现在廖老师的小助手不少,每到开班的时候,这些小助手们各司其职,把一切料理得井井有条。像风风火火的肖玉泓,看起来文静老成的黄舒。接待新生,张罗茶水,这些她们都做得得心应手。

  廖老师从国外带回很多教材,课堂上讲的实例生动有趣,紧跟时代潮流,紧密结合当前时事。平日里,他还经常跟学生们谈世界各地历史文化,聊当今时事政策,读国外流行杂志。跟着廖老师,尽管身在农村,却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事实是,廖乐年自幼仰慕先师孔子,可孔子不过就是“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呗!廖乐年从教超过40年,至少有十倍于孔圣人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有所成之后,都在不同的岗位为社会作着贡献。他们出资出力,来支持老师的事业。

  ????  廖乐年心中一直有两把属于 “真正的人”的“标准尺度”。一把,叫做“对人类的博爱”,是培根的名言,“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动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 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廖乐年十分激赏这一段话,很早以前,他就将其抄录在本子上,心中渴念,也想让自己成为“虽在人间而 生活在天堂中的人”。另一把尺子,叫做“为人类而工作”,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 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 将洒下热泪。”这也是廖乐年早在上初中时,就抄录在笔记本上的话。

  为了孩子,他没有个人的患得患失,也可以什么都弃而不顾。他却说他从小就记着母亲的话“给比要使人愉快”。要舍得,有舍才有舍。舍时不想得。

  他的信条是,钱要为人服务,决不做钱的奴仆。

  他没结婚,他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他的工作,他的学生。即使是在孤独的包围下,仍感到如潮的生命……

  

  

  爱要薪火相传

  有将近三十万农民,都过着相对贫穷的日子,别说现代十分普及的计算机、网络、苹果手机,他们没见过,连高速公路、火车长成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很多山里的孩子,没有看过电视,电影、卡通片对他们而言,更是天方夜谭。

  ?????? 很多农民终其一生,连县城都没去过,从呱呱坠地到两腿一伸,从睁眼到阖眼,触目所及都是连绵不断的高山,走的都是崎岖的山路,平时接触的,不是那些熟面孔,就是家中的牲畜。

  廖乐年刚来时,这个并不是太偏僻的小山村还非常破旧。

  教孩子们学英语是为了改变他们的未来。廖乐年同时也想实实在在地改变一下这个村子的现在。怎样让村民们富起来?廖乐年用他这个见过大世面的头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出洋回来出生在国外的人,刚回来的时候,廖乐年很多事情不了解。这片土地如此神秘而神奇。这里的习俗,这里的风土人情,都是廖乐年要去了解的地方。

  还要学习客家话,一有时间他就去跟村民们聊天。

  廖乐年喜欢登山,这下好了,连绵不绝地都是山。

  后面的山,山下的地。廖家在几代前,在这里是拥有很多田地山林的,是个大户。

  有时候,廖乐年就在这里想自己祖先在这里生活的情景,是的,我来自这里,这里是我的根。他到山上去转,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去找祖父的爷爷的坟墓。

  他每天沿着山脊走。把周围这些山都走遍了。从这个地方找到那个地方。有一次,他走了很远,上去到了马壁山之后,再翻过两个山头。他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坟茔。在草丛里,很不起眼。他仔细辩认墓上的字,有廖南亩、南官、南海的字样。

  他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这是祖父的爷爷的墓!这是他根在这里的铁证!

  他找这个墓足足找了一年半。他在上边培上土。并没有去修。然后,他坚持每个礼拜上去一次,就坐在那里发呆。村人说,你找到了不是要修祖先的坟吗。廖老师说:“不是,我就是要和他说说话。”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一个从出生起就漂泊在外的灵魂有多少话要对自己的祖先讲!

  接下来廖乐年开始修整年久失修的老屋,不是为了自己住,而是为了办学。要让老屋成为孩子们的课堂。

  他觉得他有义务带领他的乡亲们走向富裕。

  他去跟村民聊天,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困难。

  面对一片片被闲置的土地,他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他决定鼓励乡亲种蜜柚。于是,他自掏腰包买了3千多棵柚苗,分发给乡亲。那时,乡亲们的积极性并不高。2011年,蜜柚结果了,每箱6个就卖了 180元。尝到甜头,很多村民主动来向他要柚苗。他又买来6千多棵柚苗分发下去。如今,整个百江村处处柚花飘香,种植面积达5百多亩。

  要种蜜柚、挖鱼塘,就需要机械。 2011年10月,廖老师趁着到广州出差的机会,特地跑了两天买回一辆挖土机,村里谁想用,只要说一声就行。他还帮村民建猪圈、盖羊舍,出钱给村民买猪崽 和羊羔。现在,廖老师也成了乡亲们的“管家”,谁家的柚园面积有多大,谁家新挖了鱼塘,谁家养猪场的猪什么时候出栏,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几年前,百江村的土路,每逢雨天,泥泞不堪,寸步难行。一到晚上,漆黑一片,串一下门还得带上手电筒。2005年,廖老师向国外的学生筹款,拓宽了村道,铺上了水泥路面,还装上了路灯。

  ????  随着时间的流逝,廖乐年的身影渐渐融进了大山的苍翠,人们怀疑的目光也慢慢变成了敬佩。

  帮助村民走富裕之路,让廖乐年感到像教英语一样充满了成就感。

  看孩子们那么轻松就跟廖老师学好了英 语,村里的大人们眼馋了。40岁的罗秀琴和女儿一起坐进班里学起了英语。她18岁就去广州工作了,在大酒店做过总机接线员,有时候外国人把电话过来会让她 不知所措,当时就一直想如果会英语多好。会英语起码工资会翻一倍,回到村里,廖老师的英语教学让她喜出望外。

  还有外地的职场女子也加入了英语班的行列。28岁的湖南张家界导游黎艳是2011年认识廖老师的。2011年廖乐年到张家界旅游,刚好由黎艳接待。一接待就接待出了师徒缘。听她说接待外宾越来越多,感到有些吃力,廖老师就建议她来免费学习旅游英语。

  这样的好事会从天而降?黎艳半信半疑,决定和男朋友蒋涛一起到大埔找廖乐年。一来就学上了。蒋涛也跟着学。他说:会讲英语,回去经营旅店,肯定更方便。

  湖南人苏胜应该算是慕名而来。2011年3月,他在网上看到有关廖乐年的信息,感到不可思议,便想一探究竟。这是不是真的,他是为求证这件事来的。于是千山万水地来到了大埔。

  他说自己想学英语,但廖乐年很不客气:“你没有预先联系,我不能帮你。”苏胜说:“我是诚心诚意的,不信请看身份证。”廖乐年一推,说:我看不懂中国字。然后用三轮车把苏胜送回旅馆。

  后来他还是留下来了。在长教村住了3个 月后,苏胜很震动。“学习英语在其次,更是被他的事迹感动,我愿意作为志愿者,帮帮这个67岁的老人。”他把妻子也带来了,一边学英语一边当志愿者。他妻 子说:“我们在这里住3个月的笑声,比以前一年还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心里自然是溢满了快乐!

  村民廖安国30岁出头,原在温州、宁波 打工,做印刷,月收入五六千元。因为弟弟廖安阳有病,回来准备陪他度过最后一段时光。安阳得的是胃肠间质瘤。医生差不是宣告不治了。下了死亡“宣判书”。 见此情形,廖老师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英文医学文献,发现有一篇论文正好研究了一个与安阳相同的病例,国外一个医生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最后 治愈了病人。他赶快找到安阳及其家人,问他们是否愿意试一试文献上的方法。安阳及其家人听从了廖老师的建议,没有想到的是,妙方太神奇了,原本肚子鼓成 “皮球”的安阳竟慢慢康复了,现在已能做较轻的农活和家务。

  2011年廖安国在廖乐年的资助下养了57头猪,一共卖了2.5万元,他把这些钱全部交给廖乐年办学。

  廖安国下定决心做一个像廖乐年那样的好人。他说:“我还要继续养猪,卖的钱,仍然交给廖老师。他花十几万元盖猪舍、买猪苗,也是想到通过这些项目帮助大家,帮助村里的教育。等廖老师年纪大回去了,我可以用这些项目资助他的学生继续教学。”

  廖乐年相信,“同一件事参加的人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每年暑假,他都请来外教帮忙,其中有他的学生,也有朋友亲戚。最多一次,长教村来了40多位外教。廖乐年的姐夫也到长教村支教过2次。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各家各户开始抢着请廖老师到家里吃饭,怕有时忘了,廖乐年还在日历上做记号。

  廖乐年用他一颗童真之心影响着百江村民。他把他和他们融在一起。过年过节的时候,廖乐年会在自己家里大摆宴席,请全村的乡亲吃饭。过年的时候,还会买猪了杀了分给全村的人。廖乐年告诉他们要和睦。用兄弟姐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到百江十多年,廖乐年把所有的爱都倾注 在百江,百江的爱也不断反哺着他。廖乐年深知,爱可以融化坚冰,情可以驱散心灵的阴霾,所以,他把最真挚的爱都奉献给了他的学生和百江这片土地。十几年的 百江工作与生活,廖乐年的心已经与百江村民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感情也深深地交融在一起。现在,每当办班要做什么,只要说一声,群众就会来帮忙。

  一种大爱,它是无声的,像春天的细雨一样滋润着人间。这种爱绵绵不绝,世界才会如此美丽。

http://gd.wenming.cn/cantonesebookflavour/201307/t20130718_1355859.html
Home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so that better things may begin!!!
Fraser's Hill -1976 - BDLiao